1)第二百三十六章胡言乱语_宋末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頊对于这些私心甚重的大臣们毫无办法,迫不得已擢拔人才,而擢拔的这些人才还算堪用,对新政的推进颇有裨益。

  直到徐禧大败,赵頊到了今日很清楚他看错了徐禧,他期望徐禧是王韶第二,没想到这真是一个赵括。

  不过着动摇不了他如此擢拔人才的心思,如果按照政事堂的路子走,那么他不会想要得到他想要的人才,而是和新旧党万般纠葛的官员,这些人不会为他尽心竭力的。

  “御史中丞刘挚、左司谏王岩叟、右司谏苏辙上书陈事,禁言徐禧大败,应当立即追究其罪责,再者,皇上罔顾大臣劝诫,执意任命徐禧为钦差执掌数万大军才招致此败,官家也该下罪己诏。”

  王珪此时一反平日的韬光养晦拱手道。

  ‘臣下附议,官家所为让一些幸进之辈有了觊觎之心,总想着如何幸进,顺着官家说辞,而不是将实情一一道来,此诚不可取。’

  孙固整容道。

  赵頊心中恨极,孙固是潜邸就追随他身边的人,当初他是看着赵頊很多想法到了政事堂,或是被政事堂任命的官员拖宕的,本以为孙固即使不赞成也不会反对,赵頊这才将孙固擢拔到枢密使的,没想到孙固竟然如此随着守旧派从事,攻讦于他。

  赵頊下定决心此事一过立即将其从枢密使的位置上移除,孙固如此不单是阻拦他的行事,最紧要的是让守旧派耻笑。

  “好,朕等永乐城战事停歇后立即下罪己诏,”

  赵頊面无表情应允,其实五内俱焚,生出一种孤寂无助之感,十余年来殚精竭虑,为的就是壮哉大宋,可是结果呢,大宋如同深陷泥沼的大象,不管怎的挣扎都是跳出不得,赵頊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之感了,难道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不成。

  王珪没想到赵頊答应的如此利落,不禁一呆,官家什么时候这般容易讲话了。

  “皇上,此番大败,种谔干系不小,如果不是他再三上书建言要在鄜延路筑城,永乐城之战就不会损兵折将,因此此人的恶劣之处远胜徐禧,望皇上一体下旨惩处,”

  干瘦的王岩叟施礼道,他的弹劾直指种谔。

  “臣下附议,种谔不去,边事不止,”

  御史中丞刘挚忙道。

  “臣下以为附议的沈括也极为可恶,没有他的赞同,永乐城根本无从而来,因此沈括也是此战大败的首恶之一,须得为此担责,也在重惩之列,”

  苏辙拱手道。

  沈括对苏轼的落井下石,苏辙永远不会忘,从那一日起苏辙对沈括就是除之而后快。

  赵頊眯眼看着王岩叟、刘挚、苏辙,眸子闪烁着愤怒,他没想到这些所谓的大臣在这时候一同发难,这是对他的最大冒犯,不过机会真的太好了,此番徐禧的无能,给了他们极好的借口,赵頊即使贵为君王也无可奈何。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