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五章所谓举才_宋末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日后,永乐城前方的河谷里出现了十几个硕大的土丘,其中有几个属于战殁的宋军军卒。

  而其他的都是阵亡的西夏军卒。

  在这里,树立了两块碑文,一块是表功碑,记录了永乐城之战的始末,由沈括亲自执笔,点了李舜举、种谔、秦延等数人的名字,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铭记,而且是在背面的,正面的碑文则是留给了官家题写。

  而另一面碑文则是记录了战殁的数十军将的名字,其中最高官阶者都监李浦,副将吕整的名字屈居其下,而很多人看到后都是冷笑不止,一个逃跑将军就这样堂而皇之的位居上位。

  徐禧此时也恢复了他的钦差身份,可以随意到任何地方去,但是他发出的命令再也无人听从了,他这个钦差,龙图阁直学士成为了一个明晃晃的牌坊,一个摆设。

  徐禧愤怒之余发出了弹劾,种谔和秦延当然是罪魁祸首,种谔不用说了,下命令拘押他的就是这个老贼子,在上书里徐禧将种谔称之为鄜延路隐形的藩镇,言种家在鄜延路有尾大不掉之实,阴损的在君王心中埋下一根刺。

  而秦延也跑不了,徐禧弹劾秦延心术不正,虽有大才而不可重用,此番拥有军国利器,却是和种谔沆瀣一气,隐秘不报,坐看鄜延路精锐丧尽,应当开革官职徒岭南。

  其他的一些军将在他被执的时候坐视不理,也被他喷个遍,李舜举、高永能、景思谊等人一个都没跑。

  介于战事结束,而驻军在永乐城粮秣负担沉重,沈括和曲珍、高永能、景思谊、李舜举商议后,决定留下景思谊统领一万军卒守永乐城,高永亨统领八千军卒守水城,其余军卒撤离永乐城返回米脂和绥德。

  延州城北人山人海,很多城中的百姓出城迎候大军返回。

  有富商城外劳军的,有百姓迎候的,也有很多是禁军的家眷出来看看自家的子弟是否安然归来的。

  沈括统领大军到达的时候,北门外悲喜两重天,看到自家的子弟安然返回的欢呼雀跃,而没有看到自家子弟的禁军家眷着急寻觅,扯着熟识的禁军军卒打探,当知道最终不幸战殁时哭喊一片。

  秦伯义和卢氏一脸紧张的看着官道,两人提心吊胆,听闻此番虽然大胜,不过伤亡甚重,折损了三四成的军卒,而自家的小子是个什么性子他们是一清二楚,所以不看到秦延返回两人当真安心不得。

  冯小娥和秦家人一起在这里候着,她脸色苍白的看着一旁痛哭不已的那些军卒家眷,心里暗暗祈祷苍天保佑。

  秋桃和唐丫呆立一处痴痴的眺望后方,期盼看到秦延的旗帜。

  她们等了许久,身为经略使的沈括当然要最后出场,秦延等人身为他的机宜肯定是伴随身旁。

  当数百骑沈括的护卫禁军出现后,秦家人终于看到了一片旗帜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