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九章:紧急操作_民国之铁血少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几秒之后,“轰!”“轰!”连续十几下大爆炸,瞬间把整个山口县政府夷平,就连十几米之外的工人都受到了爆炸冲击波,齐齐摔倒在地。

  “上!”

  “冲啊!”接着一大群人乌压压的冲向废墟所在地,石田太郎更是站在最高处。

  大声喊道:“天皇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帮助万恶的地主、资本家压榨奴役我们,我们岂能忍?

  如今米价在奸商的哄抬下,节节增高,我们已经到了买不起米的地步了,可见他们不想给我们活路!那我们该怎么办?”

  下面一片响应声,“杀出一条活路!”“杀出一条活路!”武装工人队伍率先响应,接着在场所有的平民百姓都争先呼喊。

  “既然他们不想让我们活!那我们就杀出一条活路!杀杀杀!”

  “杀!”“杀!”“杀!”

  群情激愤,在武装工人的带领下,山口县数十万百姓揭竿而起,相继攻占了各处政府。

  并且将那些商人、地主抢劫一空,运气好的还能活下来,运气不好的,直接被当场打死。

  九月二十日,山口县宇部煤矿爆发工人起义,起义军顺势攻占了数十处矿山,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

  同日,山口县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群众高喊着“活命!”的口号,占领了整个山口地区,革命的烽火席卷了水产大县,日本资本主义源头变成了社会主义的革命摇篮,何其可笑!

  要知道山口可是本州岛左侧最富庶繁荣的地区,在日本国内更是有着“小京都“的美名。

  明治维新时期,更是充分利用当地经济条件,转型成现代工业,陆续建立起水泥制造、机械纺织等基础性工业工场,奠定了一个工业县的基础。

  1912年,大正天皇即位,山口当地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更是被政府看重,由于临近港湾,交通条件便利,于是日本政府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陆续建立了造船、化学、机械、金属等配套工厂,逐渐在山口形成一个工业体系。

  而石田太郎等人之所以会选择在山口县组织暴乱,掀起反抗日本天皇政府起义运动,就是看中了山口良好的军事工业基础。

  要知道能够制造现代船只,势必有一连串的相关工厂,这本身就是优势,严格意义上来说,军事工业跟民用工业在重工业领域,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只要稍加改装,制造枪支弹药岂不是小菜一碟,再说了,日本在山口县本就有一个小型的兵器修理厂,只要那批兵工厂技师还在,那么在短时间内就能利用山口造船工业的机床迅速改装生产线,生产枪支。

  弹药的话,原料就在本地,山口本就是日本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境内大小矿山数十座,不然也不可能缴获那么多炸药呀!

  至于工人的话,原本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