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四章:混乱的日本_民国之铁血少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知道,原本日本国内就不支持出兵西伯利亚这一行动,甚至为此兴起了反对出兵的游行示威活动。

  但是在寺内正毅的强力镇压下,政府公开发表行政宣言,明令禁止报刊刊登反对出兵的内容,并且对屡教不改的报社进行查封。

  一直到八月初,日本国内被禁止发行的报纸竟然超过了50种,你敢信?

  可见整个日本,有多少人对这件事抱着不满,又能看见寺内正毅的强权手段。

  顿时,整个新闻界一片哗然,并且把他们的愤怒诉诸行动,于是在8月25日,日本国内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关西记者大会“。

  一共84家报社的记者,全部集中在大阪,连续商讨数天,最终得出决议,并且把这个决议发布到所有的报纸、周刊上,公开抨击寺内内阁。

  要求以寺内正毅为首的一干独裁派官员下台,强烈提出言论自由这个观点,反覆明确拥护确立宪政等宗旨。

  简直是打脸,日本数千万国民都看见了这一新闻,并且对寺内内阁反对宪政这一情况议论纷纷。

  试问寺内正毅又怎么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立马就命令大阪当局行动,以《大阪朝日新闻》使用了“白虹贯日“这种暗示革命的字眼,作为理由查封了这个报社。

  还不只这样,就连刊登了这一消息的所有报纸都被禁售以及回收,发行人兼编辑山口信雄和采写这条消息的记者大西利夫被政府抓了起来,堂而皇之的判刑两个月。

  当然,出兵西伯利亚不仅仅是为了占据远东,更主要的是寺内内阁试图用这场战争,来抵消本国人民的革命情绪。

  毕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一阵妖风,不单单吹到了中国,更是牵连英美法日一干帝国主义国家,各国国内都兴起了一定得反抗运动。

  显然,寺内内阁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从这一次的报界运动来看就知道了。

  更不用说,从八月开始,也就是日本正式出兵西伯利亚的时候,国内就已经不简单了,米价持续上涨。

  本来正常的米每升的价格是1角2分,可现在平均每天上升一个档次,到了八月中旬,米价已经变成每升一块钱,这是何其变态?

  战争刺激消费,这没错,能够带动国内经济发展,这也没错!可这些都只是针对那些大资产阶级,他们手中有无数工厂,战争一起,最先受益的就是他们。

  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就是灾难了,米价的持续上涨,甚至影响到日本各地的谷物交易所,已经变成无米可买的情况了。

  或许有人会问,整个日本都是产粮大国,他们的主要农产品就是大米,到处都是农田,怎么会缺米的情况?

  的确,日本是不缺大米,可百姓能不能买到大米,这又是一个问题了。

  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开始,国内一度鼓励开设工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