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这是什么?_北宋小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豪能够在里头舒服地进考场坐牢,苏辂回到眉山之后就着手让芸娘领着厨娘们做准备,包括中秋佳节大伙爱吃的月饼和下水烫一下就能熟的面饼。

  面饼甚至还配有调料和蔬菜干、肉干等等,营养搭配得十分均匀!

  当然,为了苏轼他们的前程和人身安全着想,苏辂没有丧心病狂地给他们带螺蛳粉。

  要不然到时候别人举报他们在考场里煮粪,嘶——

  他们苏家三个大文豪全军覆没。

  苏辂自觉自己已经起得挺早了,等到了考场外看到那热闹的场面,还是被震撼到了。

  这一大早的,十里八乡的考生都已经聚集在考场之外,里头有苏辙这样才十来岁的,也有二三十岁正当壮年的,甚至还能看到爷孙三人齐上场的。

  苏辂抬眼看去,只见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家脸上写着“我还能考”四个大字!

  苏辂肃然起敬。

  相比之下,苏轼三人这种上阵父子兵的父子档倒不算太稀奇。

  苏辂拉着苏轼的手殷殷嘱托:“哥哥你们一定要好好考啊。”

  苏轼对上苏辂满含期盼的眼睛,心中十分感动,慨然应道:“一定一定。”

  苏轼三人背着笔墨砚台以及接下来几天的口粮排队入场。

  官衙的差役们被借调过来检查考生有没有夹带,公式化地翻看着考生们为解试准备的行囊,全程不是玩米就是切饼,十分乏味。直至轮到苏轼三人时,他们才好奇地看着苏轼取出来的饼子,问道:“这是什么?”

  北宋其实也有类似于月饼的吃食,不过那一般是宫中才吃,偶尔也会下赐给朝中诸官,因此基本还属于达官贵人专供,差役出身寻常,自是没见过的。

  苏轼说道:“这是月饼,又叫小饼。”

  提到吃的,苏轼就格外起劲,边把月饼一摞摞解开边给差役讲解起来。

  先说外形,说它圆圆的,像月亮,所以叫月饼。

  接着又说口味,他带了几摞,里头有饴蓉馅的,饴蓉馅可不仅仅有饴蓉,还有咸蛋黄,一刀切下去,可以看到里头藏着个流油的蛋黄,像躲在饼里的月亮。

  有鲜肉馅的,那鲜肉是专门调过味的,吃着格外香,就是刚出炉时最好吃,放久了容易坏,他打算第一天吃。

  最好吃的当然是五仁馅,每一口都能吃到不同的果仁,每一口都是不同的享受,他特别爱吃五仁馅!

  见苏轼还要滔滔不绝地夸五仁月饼,差役忍无可忍地说:“可以了,把别的也拿出来。”

  苏轼低头一看,他的月亮饼全部被碎尸万段,每一个都被切得支离破碎,再也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苏轼震惊了。

  许是因为苏轼哀痛的表情太过明显,差役难得地给他解释了一句:“防夹带,别人的饼也是这么切的。”

  苏轼只能伤心地把支离破碎的月饼裹了起来,又把面饼和调料给差役检查。

  这次差役看懂了,明显是面,只是那细细的面条弯弯曲曲地紧挨在一起,瞧着很省地方。

  差役拿起来看了看,发现没有可以夹带的地方,总算没无情到把面饼挨个掰碎。

  只是看到苏轼带着的两袋子调料,又忍不住翻来覆去地看里头有没有藏东西。

  夹带没找到,倒是闻到了一股子鲜香味。

  想到苏轼刚才的长篇大论,差役聪明地没开口问这是什么。

  后面还有那么长的队伍,他不能在苏轼身上耽搁太久!

  都是来考试的,别的考生都是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怎么这老苏家的小子就能玩出这么多花样?

  差役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打开另一个调料袋,又被里头的一堆杂七杂八的玩意惊了一下。

  好家伙,里头是一片片的蔬菜干和肉干,种类非常丰富,就拿肉干来说,怕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齐了!

  只是来考个试而已,要不要准备得这么齐全?

  苏轼父子三个的行囊自是没查出问题来,他们在差役复杂的眼神中迈步走进考场,认真寻找自己的位置对号入座。

  苏辂送考完毕,自觉完成了一场大事,开开心心地背着小手溜达回家。

  苏辂不知道的是,他为他们老苏家三位大文豪准备的食物,在开考头一天就在考场之内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风波……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