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三章:赤字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真正的理解地方和中央的财政关系。

  就必须回到货币的本质上来。

  必须要明确一个前提,在国家层面来说,货币,并不能全权代表国家财富。

  因为货币是可以反复加印的。

  而纸币是信用货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不能购买劳动力,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不存在。

  每年都有更多的货币投入到市场,所以在国家层面来说,并不存在亏本的问题。

  没钱印就完了。

  但印钱的目的是什么呢?

  那什么是国家财富呢?产业,建设,不动产,产品。

  推动建设能力,中央拨款10个亿,修条高速公路,下拨给你,路修好了,目的就达到了,这条路就是国家的财富。

  这10个亿的货币,还能产生5个亿的利润,就造成了更多的民间资本。

  民间资本再产生反复的购买力,盈利的部门建设一栋房子,一个楼盘,新建立起一座工厂,解决500人的就业,工厂生产出多少价值的产品,这些,才是国家财富。

  这就是现代宏观经济学,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供需理论,在新闻联播上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汇就叫做,拉动内需。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投放了几千万亿的货币。

  最终建设起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城市面积,协调货币关系,我们现在所享受到的所有一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望无际的产品海洋,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都是国家采用经济政策刺激出来的。

  国家衡量GDP的方法,也不是统计货币。

  GDP(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世界上绝大部份的国家,采用的是生产法,统计GDP,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统计一个地级市的GDP时,计算的是这些产业的增长,在一个财年以内,新增了多少建设,生产出了多少产品,得到了多少的经济价值,在任期间,有一栋楼盘落成,就能拉高GDP,因为他投资规模大,这就叫政绩,再减去中间投资的价值,就得到GDP增长的数值。

  认识了货币的价值过后,就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了。

  货币在国家的手中,不是财富,是流通工具。

  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中央的财政都是亏本的。

  这叫赤字财政。

  故意的。

  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都会继续下拨到各级政府,还会超额下拨。

  例如英国。

  比如今年英国财政的收入,包括裞收,还有国营企业的盈利,包括电信,石油,铁路,矿产,这些部门挣到的钱,加起来5万亿。

  当然要留存一定的活动成本,其余的通过公共预算下放,钱不够就加印,5万亿的财政收入,投放万亿,钱不够就加印货币,始终保持中央财政处于一个亏本的状态。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