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章 事发 上_疯狂炮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94年6月6rì,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jīng锐2500人在朝鲜牙山登陆,并在此安营扎寨,准备镇压东学党。

  叶志超与聂士成安营扎寨后,清zhèngfǔ根据1885年所签订的《中rì天津条约》通知rì本。

  话说清zhèngfǔ还是挺有条约jīng神的,不像元首一样随意违反条约。

  《中rì天津条约》又称《中rì天津会议专条》或《朝鲜撤兵条约》,是1885年4月18rì清zhèngfǔ与rì本在天津就朝鲜问题签订的条约。

  内容是:

  1.议定两国撤兵rì期

  2.中、rì均勿派员在朝教练

  3.朝鲜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

  该条约的签订是因为1884年12月4rì,朝鲜“开化党”人金玉均按照rì驻朝公使竹添进一密订的计划,引rì军攻入王宫,挟持国王,组织一个由“开化党”人担任要职的亲rì政权。史称“甲申事变”。事变后,清兵应朝鲜之请,击败了rì军和“开化党”,拦回被挟持的朝鲜国王。由于当时rì本的军事力量尚非清军之敌,内阁便决定暂时维持和局,先搞战备,再图大举。故于1885年2月,rì本派伊藤博文为全权大使,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为副使,出使中国,乘机要挟清zhèngfǔ谈判。清zhèngfǔ代表李鸿章采取希图苟安的妥协方针,4月18rì在天津与伊藤博文签订《会议专条》。

  李鸿章总是这样,仗打赢了签的却是卖国条约。

  根据该条约内容,rì本获得随时可以向朝鲜派兵的特权,可以说此条约的签订即是甲午战争的伏笔。

  此时rì本国内形势严峻,伊藤博文内阁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得到此消息后,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着手挑起战争。rì本zhèngfǔ立即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

  6月8rì,rì本400士兵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在朝鲜仁川登陆,同时也根据《中rì天津条约》通知清zhèngfǔ。

  紫禁城。

  “皇上,rì本公然派兵登陆朝鲜,实乃挑衅我天朝上国之威严,臣等建议让派驻扎牙山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军像以前那样狠狠的教训一下rì本人!不然将会令其得寸进尺!”

  “皇上,朝鲜东学党作乱,rì本人此举乃是保护使馆和侨民,我等贸然出兵进攻rì人,不合理法。臣建议静观其变,以静制动。”李鸿章道。

  这时一把极具威严的声音传出:“rì本区区400人,能做的了什么,依我看,就按李鸿章说的办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