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零三九章、言语世故_三国之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乞儿措木披着初秋清晨的霞光,满怀惆怅而归。

  同样满怀惆怅的,还有看着他策马离去的华雄。造成这样局面的,是华雄给不了乞儿措木一个满意的答案。

  原因,是没有实力做出承诺。

  羌乱将起,他仍旧是个布衣白身,还在守孝中。

  根本没有能力庇护乞儿措木的小部落,也没有理由劝说这个小部落去投靠官府。因为去了,官府一样将他们扔在前线,一样将他们当初填沟壑的首选。

  不过呢,两人之间的情谊,还是没有变动的。

  虽然乞儿措木的最终打算,是让五十个族人去响应羌种大人的号召。但他还表示了,跟着车儿的那批少年,依然会记得狼骨扳指和狼牙挂坠之间的誓言。

  而且,如果华雄放弃守孝提前去投军了,他还会让十个八个壮年族人来给他部曲。

  可以说,从他的角度出发,对华雄算是仁至义尽了。

  至少,是对得起华雄一直以来的亲善了。

  华雄对此很能理解,也很不甘心。

  所以呢,他思来想去后,决定将守孝的时间缩短为一百天。在夏育的劝说,和汉阳太守盖勋的屈尊来访下。

  是的,在华雄守孝一个月有余后,这两位大人物先后来了一趟。

  夏育先来的。

  也许那次冠礼让他和华雄,再续了师徒情分的关系,他来劝说华雄守孝一百日就好。

  理由之一,是身为志在沙场的西凉男儿,应当习惯生离死别,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中。不畏生死去杀了贼寇报仇雪恨,就是对父母尽了最大的孝心了。

  另一个理由,则是华雄守孝对身体不好。

  虚岁十六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守孝中不沾荤腥的规矩,会让华雄的身体变得孱弱,对以后征战沙场不利。

  “百日足以。”

  他是这么说的,“我辈男儿,当有取舍。时逢朝廷多事之秋,汝早一日投身行伍,就有多一分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盖勋的到来,则是出于半公半私的心思。

  公事,是在华雄提着贼寇头颅而归的时候,县里的小吏就上报了。作为官府的责任,他们需要核实华雄有没有误杀无辜。

  杀人者死!

  这是汉高祖刘邦还没有夺得天下时,就有的“约法三章”。

  现在贼寇的身份核实了,他要来嘉奖华雄一番。毕竟大汉朝是以孝悌治天下的。作为太守,宣扬孝悌、嘉奖孝行是本分。

  而私事呢,则是羌乱。

  早在华立夫妇被杀的时候,他就跑去落门聚的渭水畔和夏育聊过一次了。

  本着华立提过华雄有志投身沙场、为国效力的理由,又基于夏育对华雄的评价,让他觉得将华雄拉入行伍,也许能对羌乱有些帮助。

  退一万步来说,只身去为父母报仇就能证明华雄有勇力了。再怎么不济,也能得到个冲锋之才不是?

  当然了,出身官宦世家的盖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