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五一章、大音希声_三国之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恩图报,是衡量为人品德的标准之一,也是这个时代士人们的恪守。

  程畿,也恪守者之一。

  他能从一介贼曹神奇的升迁为县令,其中离不开华雄与赵瑾的恩情。因而他也对华雄托付帮忙招募板楯蛮之事,一直都很上心。

  隔郡跨州招募兵马这种事,对于别人来说,也许很难很琐碎。

  譬如故土难离的人之常情,兵卒们会担心做了他乡之鬼的忧虑;还有人离乡贱,担忧去了他乡会沦为任别人欺凌的软柿子。

  等等。

  但对程畿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作为巴郡人,他对受官府和首领双层剥削的板楯蛮,贫困潦倒的生活最是了解不过了。

  而且伴着华雄给死伤板楯蛮抚恤的事情,在巴郡各邑口口相传,让賨人对给华雄当部曲颇为向往。

  温饱难续的賨人,觉得跟随华雄征战,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就算是战死了,家人也有温饱的希望在。

  事实上,程畿接到书信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派遣随从归阆中乡里,让宗族家人帮忙物色两百户賨人了。之所以迟迟没有让他们去武都,是因为觉得冬季跋涉太艰难,待春暖花开后在启程罢了。

  不过呢,当抱罕宋健被诛杀和朝廷授予华雄将军官职的消息传来后,他又改变了主意。

  他觉得自己有机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了。

  他任职的安汉县(后世南充),有位贤才屡次回绝了州郡的征辟,守身耕读于家中。

  在这个时代,除了类似于大儒郑玄那种淡泊名利、立志穷经皓首专心做学问的人外,绝大部分士人都秉承着“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追求得展胸中所学,为宗族带来声望的同时,赢得生前身后名。

  而事到临头,因名声才学被官府征辟却回绝之,这也是很常见现象。

  少数人被征辟的士人拒绝,是对州郡内的官僚看不上眼,不屑于同伍。

  更多人则是,将之当成了“养望”的手段。

  只要回绝官府的次数多了,自己的名声就会广为传扬,以后仕途的起步点就高了,说不定还会让朝廷或者三公府征辟呢!

  程畿对这种风气和操作,自然是了然于胸。

  所以他想试试,看能不能将这位贤才举荐去华雄麾下任职。

  春二月的巴郡,绿意已萌生,点缀着这片丘陵山区的雾气蔼蔼,煞是妖娆。

  一直洁身自好的程畿,深深呼吸了一口略带寒意的空气,心情很好独身简装步行,直至一处村落小宅外。宅子有些就陈旧了,不高的门楣已经虫蛀无数,篱笆也陈色斑驳,围合着院落里的桑树与水井,还有看似已经锄翻开的菽苗围地。

  正值清晨读书时,还有隐隐约约的书声从屋内传出来。

  耕读之家。

  酝酿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向往。

  向前一步,轻扣门扉,程畿略提高声音问道,“阎文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