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五七章、朕之虎臣_三国之西凉铁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知西县尚存后,衮衮诸公也颇为欢欣。

  不是为华雄没死开心,而是觉得,有西县这颗背后的钉子存在,或多或少能为朝廷牵制西凉叛军的兵力。

  甚至个别深谙兵事的公卿,还提出了,让西县及武都郡组建一支兵马作为偏师。

  在朝廷平叛大军从关中出发的时候,策应袭后。

  想法是挺好的,就是有些不太实现。

  因为以武都郡的出产,支撑守戎郡兵已经艰难,哪还能再供应得起一支征伐兵马的消耗。

  想让和武都挨着的汉中郡,支出一些粮秣倒是可以。

  虽然说近些年,有巴巫张修挟巴中賨夷之民作乱骚扰汉中,影响了民生。但以汉中盆地的丰饶,粮秣还是积攒了些的。

  不过呢,这个建议,也受到了不少公卿的否决。

  他们觉得,与其动用汉中粮秣去供应武都招兵买马,还不如直接供应于关中的讨伐大军。

  毕竟武都郡和西县一带的崎岖地形就决定了,无论行军和粮秣运送都很艰难。

  双方各执一词,议论不休。

  天子刘宏没有表态,直接将眼光投向了九卿列班更后面的一人,问道,“阎忠阎敬修,是何许人也?”

  那人是是掌议论的光禄大夫赵融。

  字稚长,也是凉州汉阳郡人。

  【注:赵融后来任汉灵帝西园八校尉之一,助军校尉,入曹魏阵营后任荡寇将军】

  他虽然入朝为官多年,但对凉州大名士阎忠颇为熟悉。

  听到天子所问,不敢怠慢,直接将阎忠之前任职冀州信都令、以及皇甫嵩平黄巾贼的随军幕僚等简要说了一遍。

  最后还加了一句:“阎敬修之才干,堪称凉州之杰也。然臣不知,其为何在广宗之战后,弃官归乡里隐居。”

  恩,阎忠劝说皇甫嵩南面称制谋反的事情,朝中百官是不知道的。

  而且皇甫嵩被免去了左车骑将军之职,此刻并没有在朝议中。

  不过呢,朝中百官不知道,却不妨碍自行猜测。

  他们的眼睛,在赵融的话语刚落下时,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了,中常侍张让和赵忠两人身上。

  好嘛,这是常规操作。

  有道是:小人幸,贤良远。

  张让和赵忠两人,祸乱朝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之前随征黄巾的傅燮,本来就应该以功封侯,结果因为不迎合宦官就被阻止了;阎忠在战后弃官归隐,说不定就是这方面的关系。

  比如说被张让等官宦索贿,不愿屈从,一怒之下就弃了官职归去。

  天子刘宏闻言,脸色一顿。

  他也隐隐猜到了一些,但扶植宦官分士人权柄,一直都是他这个天子的御下手段。

  而且如今朝中士大夫和官宦相互诟病,已经是常态。此时此刻,他不想听这种别有用心的攻讦之言。

  是故,他直接一挥手,就将此事揭过了篇。

  先是录阎忠随皇甫嵩征黄巾的勤勉,赐爵关内侯。

  再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