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 技工金宝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行密想起来了,这高金宝可是个狂徒,号称能日产生铁千斤!

  这个产量,未免太高了些。扬州的铁作半月的产量,也差不多,就是这么多。

  对这个说法,杨行密本来不屑一顾,可徐温却上了心。

  他细细看了高金宝献上的技法,发现,这可不是简单的竖炉子炼铁,而是一整套完整的技法!

  从建坝拦水,到用引水渠引水,然后利用水力鼓风,再用高炉熔炼,最后,是铁水浇铸。

  他将这套技法拿去给扬州铁作的大匠看过后,那些大匠一个个都跟傻眼了一般。

  大赞一番后,都说,按照这个炼法,日产千斤,怕是说低了。

  徐温心里有了底,这才另外择址,安排人手,让高金宝主管,新建一处铁场。

  不错,这个高金宝,就是从小溪场跑出来的高金宝!

  他本就是聪明的人,在小溪场铁场新建之时,他出力很多,对各个细节都颇为了解。

  便按照记忆,如何筑坝、如何引水、如何建炉子,完完整整地复制了过来。

  甚至,连建好炉子之后,先用火烤一下,然后再填料炼铁的方案也没忘。

  只是,当时焙烧炉子后,检查内膛的,另有其人,他却不知道,如何样子,才算是合格。

  当时,他只是模模糊糊地听到,似乎是不能有裂缝,他下到炉膛里,看到炉膛内壁,看不出有裂缝的痕迹,便觉得,应该可以了。

  于是,开始试炼。

  试炼的过程,也是完全学了王延兴的做法,一次准备了几万斤的,铁矿砂、木炭和石灰石的混合料。

  择了个良辰吉日,向徐温请示过之后,才开始投料开始炼。

  在徐温将信将疑的注视下,高金宝让杂工打开水门。水流带动风箱呼呼地,将炉内的大火,烧得大旺起来。

  紧接着,便是投料、查看炉膛等等。

  一步一步地,高金宝自己觉得,已经做得跟王延兴指导得一模一样了。

  果然,等到傍晚时分,凿开出铁的口子,奔涌而出的铁水,多达五千斤。

  喜极而泣的高金宝,半跪在徐温面前:“徐参曹,金宝当真将那高炉建成了……”

  徐温不愠不喜地点了点头:“某看到了,你此前说,此铁炉,可以日夜不息,白昼出铁一炉,晚间出铁一炉,如此,可炼半月?”

  “却是如此,金宝在小溪场铁场之时,便见这高炉可以日夜不息,连续熔炼!”高金宝拍着胸脯说道。

  “那某便去与使君说,你便在这边准备,待使君到来之时,可不要出了什么岔子!”徐温正色道。

  高金宝连忙半跪在地:“金宝谨记参曹吩咐!”

  徐温见这高金宝办事还算靠得住,便让他做好准备,自己则赶回扬州城,去找杨行密报喜。

  他虽然在高金宝面前不露声色,不过,心里却是狂喜:“恭喜主公,从此,铁器不愁矣!”

  “属下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