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六章胜利者的特权_宋末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奕州毕竟弹丸之地,哪里有大宋广阔,夫君如果将来一日进入中枢,凭夫君的文治武功,将来成为一代名臣此是必然,青史留名流传万世,”

  这是李婉对自家夫君的最高期望了,在她看来这样的期许对其他人来说实在太多,但是对她的夫君来说却是极可能达到的。

  “位极人臣如何,如同范纯仁般坐看江山慢慢消融吗,”

  秦延笑笑。

  “范公所为确实不妥,夫君可以效仿章相推行新政,”

  李婉劝说道。

  “婉儿可晓得史书是谁书写的,”

  秦延笑问。

  “都是官家命德高望重的大臣,召集贤才一同书写勘合的,”

  作为李清臣的女儿李婉对此是十分清楚的,但很显然对秦延来说是答非所问了。

  “哦,也就是说书写者都是士人了,是吧,”

  “当然,必然是颇有名气的臣子,”

  李婉点头道,

  “夫君该晓得那些有名气的臣子修撰勘合完成书籍后,都是简在帝心的,”

  李婉点点那些现在看来默默无闻的臣子们不可小觑。

  “他们家境如何,”

  秦延笑问。

  “东华门提名,这多年读书科考,大部分人家中都有些田亩资财吧,”

  李婉有些诧异秦延为何如此问。

  “那就是了,也就说,青苗法、免役法等触及了他们很多家族内的房贷、徭役,让其每年赚取的银钱受损,因此他们对王大参和新党恨之入骨,婉儿以为然否,”

  李婉点点头,这个还用说吗,

  ‘如此就晓得这些人书写勘合的书籍是如何誊写王大参、章相,以及一众新党之人的,青史留名,呵呵,是留名了,只是什么样的名声呢,’

  秦延的话让李婉不禁一呆,

  “不会如此吧,毕竟这些朝野官员都是熟读诗书的大才,怎会如此龌蹉。”

  “这些饱读诗书身居高位的大臣们如此几次炮制乌台诗案,牵连一众人等贬南怎么讲,明知新政有些举措收益很多,却是连根拔起,怎么说,”

  秦延摇头,儒家就是如此,动辄以士大夫的道德约束谈事,言必成德行,其实人性复杂,没有约束的人性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美好,士大夫也是人,他们的贪欲只会比普通细民更加贪婪,指望他们节制恶念,秉持正朔,那是与虎谋皮一般。

  “这个,”

  李婉一时呆滞,她不是旁的女子,她是晓得,因为沈括发起的针对苏轼的乌台诗案,因为蔡确、章惇,刘挚、王岩叟等人发起的对新党的乌台诗案,都是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最后这些新党旧党的大臣就这样被弹劾,贬到南边蛮荒之地。

  而这些动手的大臣哪个不是东华门唱名的进士及第出身,哪个不是人前尊贵的名士,甚至还有的大臣还是尊贵的帝师,就是这些人构陷其其他人来毫不手软,丝毫不顾及所谓的德行。

  “婉儿,你该晓得,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