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三章家国说_宋末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月后,秦延出现在城北的善堂,到达这里为一众十二岁以上的所谓大班生讲学。

  经过数年的劳作,善堂发展为近两千男女娃的规模,先期善堂学堂是零零散散的为秦延提供了一些人才,在今年明年为秦延奉献近百名的子弟,到了一个丰收期。

  这些子弟熟读诗书,通晓数算,略通庶务,是秦延一直期盼的人才。

  秦延办学堂就没考虑过什么如同大宋版残缺般的科考事宜。

  大宋的进士及第制度,在秦延看来没有大用,培养不出有益的人才。

  每三年三百余人的进士录取,对一个帝国来说人才太有限了,而且更多的是书呆子的人才,引经据典夸夸其谈可也,真正执掌帝国则是力有未及。

  秦延需要的是通晓庶务,可以牢牢掌控地方的人才,那他只有自己培养。

  秦延在刘彦承引领下登上讲台,下面是五百余的学子。

  看到秦延登台,立即掌声欢呼声一片,因为他们都清楚,如果没有秦延,如果没有昔日的冯东主,他们会极为悲催,甚至有些人熬不过这数年时光,因此对秦延的崇敬发自内心,很多娃儿流下了热泪。

  秦延颇为激动的伸手示意,安抚大家激荡的心境。

  在这一刻,他终于清晰的看到他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变化,他带来的很多物件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他带来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有些人的命运,然后利用他们将会从细微处改变这个时代,这一切将会在史书上留下清晰无比的记载,青史留名已然办到了。

  秦延见一众少年情绪安稳一些,他转身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下了家国说,三个大字。

  下面的少年们屏息听着,秦延给他们上课的时间不多,但是每次来都会给他们很大的启发,让他们在课下不断的争论,不断的探寻,影响往往持续多时。

  “何为家国,你等在四书五经中可能看到了不少的说辞,尽皆是为国尽忠,为君分忧的言辞,想来都是言道,君为天子,代天守卫中原,成为万民之主,因此泛土之滨皆为臣民,”

  秦延写出了君主,臣民几个字,

  ‘然则,说的这些都是臣民维护君王,却是很少提及君王该当如何,’

  秦延说到此处,下面有了些鼓噪,不过都在秦延接受范围之内,他知道他用非常规的手段教育了一些身世奇特的娃儿,他们该当是最为愤世嫉俗的宋人,他们会更为轻易的接受他的言辞。

  “在某看来,君王和臣民,该当是如此这般,臣民辛苦劳作,风险税赋和徭役,侍奉君王,这就是尽了臣民本份,而君王该利用好这些财赋和徭役,治理好家国,使得百姓富足,军队骁勇善战,国运昌盛,外敌不敢染指中国,细民可以安居乐业,”

  秦延目光炯炯的看向下面一众少年,下面的少年们也是渴望的望向秦延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