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五章隐疾发作_宋末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垂拱殿内,政事堂诸位国之大佬全部在列,随着他们来到的还有无数的弹劾上书,如今刘维简正指挥几个小黄门一起摆放这些上书。

  如果排满龙案的话真的过三尺高,可以将赵頊埋入期间。

  赵頊脸色的铁青的盯着这些上书和奏折,他心里憋闷,头上突突的跳着,偏头痛这个毛病越发的厉害了,甚至他有些控制不住的趋势。

  “陛下,您这次不顾政事堂、御史台的反对交给徐禧这样一个重任,铸就大错,”

  蔡确拱手道,

  “徐禧宦途中都是京中任职,没有在州县任职,历练短浅,惯会口若悬河,夸夸其谈赵括之流,百无一用之书生,因此此番大败不算唐突,本是意料之中。”

  蔡确本来就是口才甚好而且有些毒舌的人,此时将他这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难道王韶不是一个书生,王韶领兵五战五胜,夺取熙河,你等如何不说,”

  赵頊忍不住反驳道。

  这是他的得意之作,当初赵頊任命王韶为秦风路经略使的副手,负责开拓熙河路的时候,也是弹劾声一片。

  因为王韶也是一介书生,没有独领一军的经历,让他开拓一路,当然很多人不服气,纷纷上书反对。

  特别是王韶到任一年多毫无寸进的时候,朝中反对之声到了一个顶点,当时说王韶束手无策的有之。说王韶百无一用一书生的有之,说王韶胆略不足畏敌不前的有之,朝野一片反对之声。

  赵頊顶住了这样的压力,坚持任用王韶,结果王韶数年里建立互市,安抚藩部,先后两次大战收复了洮州等处,为大宋拓地两千里,从西南逼近西夏,让西贼两面受敌,给了赵頊大大的惊喜。

  也给了那些诋毁王韶的人响亮的耳光,这是赵頊可以吹一辈子的任用典范。

  “陛下,王韶当初为了探究边事,深入陕西诸边数年,这才上书陛下边事书,提出经略熙河,侧翼围攻西贼,徐禧如何,他可曾沿边考量,提剑三尺深入不毛,”

  章惇一脸怒容的拱手道,徐禧怎能和王韶比,虽然王韶最后和新党闹掰,但是王韶的干练他是深深佩服的,徐禧也配。

  他当初激烈的反对任用徐禧,奈何官家不听啊,结果现下铸下大错。

  赵頊哑口无言,是啊,他也许真的错了,他期许徐禧是王韶第二,但是这里有个最大不同,王韶自行提三尺剑深入沿边多方探查这才上书边事,引起他的注意,最后被委以重任,而徐禧就在京中馆阁中辗转,和王韶截然不同。

  “徐禧此人奸佞罔上,实乃是奸佞小人,必须严惩,我意将其定罪贬谪岭南,以儆效尤。”

  一向躲在暗影里王珪少有的跳了出来。

  如果说保守派和守旧派有什么共同利益的话,维护政事堂的权力就是少有的一个,不管谁上任都不想政事堂被官家的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