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章 东陵大儒(三)_西京梦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哪里还是几日前那个破败的驿站?

  只见院内花木幽幽,窗明几净,一池死水又重新活了过来。隔着池水,对面的正屋窗门大开,里面十几张矮几临窗而置,案几前跪坐着几个东陵青年,正在读书习字。

  香炉中青烟袅袅,徐徐上升。提笔的书生神情专注,或口中吟诵,或凝神静思。而院内花树下,锦鲤池旁,散落坐着其余诸人。他们有的奏琴,有的作画,有的只是打坐冥思。偌大的院子,他们各行其是,互不相扰,但整幅画面又是那么的和谐。

  众人争相瞧看,窃窃私语,院中人却丝毫不为其所扰,各自怡然自得。一直到午时,他们才渐渐停下。有人就赶忙去问他们是在干什么。回答曰,是在修早课。

  于是,不多时日,元京大街小巷便传遍了东陵人的早课习俗。传闻太盛,渐渐的,没见过东陵早课的人都被笑话孤陋寡闻。为了“博闻强识”,很多王公贵族家的公子小姐们也难得起了大早,慕名而来。

  慢慢的,开始有人一大早就把赖床的孩子揪起来,送他们到官驿门前,说是要他们受受感化,改改习气。

  那些孩子一开始极不情愿,但到了地方后,都渐渐被吸引了,开始有胆大的孩子走进院中,问他们能不能也教教自己。那些东陵青年们都极为和善,纷纷欣然相授。

  一个月后,元京官驿俨然成了一家公立私塾,孩童们不分男女,贫富贵贱,都能登门求学。

  这件事渐渐传到了皇上耳朵里,他也觉得此事新奇,但仍觉人有贵贱之分,东陵使臣既要开堂授课,首先应当惠及官家子弟。于是,一纸令下,请东陵学者于国学监开坛讲学。

  当时国学监荒废已久,又在城郊,没人打理。皇上又爱面子,于是修缮国学监又花了一月时间。

  这一个月里,东陵学者的名声更盛。直到他们在国学监第一次开讲那日,偌大的明明堂内,竟挤得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最前排的王公贵族及其子弟中,有一半之前听过他们讲学,另一半只是受王命来此听讲。而女眷中绝大部分竟都是奔着源氏月而来。这个貌不惊人的年轻人,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京城最新的择偶标准。

  他一上台,女眷中便爆发出一阵欢呼,惹得那些自命不凡的公子哥儿们一阵不满。待见到源氏月真人,见此人相貌不过平平,他们心理才稍平衡了一点。

  源氏月此人很有智慧,他在讲坛初始,都以生动活泼为主,讲了很多东陵典籍中的神话故事,奇闻逸事,但每每又蕴含哲理。那些本来只是来看热闹的年轻公子,很快就都被他吸引了。

  之后,他的讲坛来人越来越多。不得已,内府又派人将国学监明明堂的听讲席抬高一层,成为上下两层,这才将将能装下慕名而来之人。

  慢慢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