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各怀心思_我在三国抢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公孙瓒手中还有三个县城,赤城、恒昌、淮珉,其中赤城最为重要,在燕山山脉的咽喉处。

  此地三面环山,县城建立在一个矮山之上,易守难攻,城前就是唯一一条进山的大路。

  他也有反省之前的失败,不过并不成功。

  因为他将大部分的问题都归结于叛徒与后勤问题。

  这次信心满满的召集了后方所有的兵力,共计一万三千人,这次吸取了教训,将运粮的重担交给了他的世伯公孙祁。

  总归还是自家人比较信得过。

  前方的探子来报,说居庸城县令依旧是田豫,公孙瓒喜出望外,田豫可是他的老部下了。

  想起田豫,公孙瓒心中还是有一丝歉意之情的,他自信的认为田豫是不得已才降孙明的。

  只要自己书信一封,偷偷叫他献城岂不是轻而易举。

  殊不知公孙瓒的信刚到田豫手上,他看过信件后,觉得这是一次全歼公孙瓒的好机会。

  随后他随便找了个理由推脱,让信使过两天再来。

  转头就将信转寄给沮阳的余礼,还附带了一封自己的私信,他献一计‘请君入瓮’。

  他的计划是先假意答应公孙瓒献城,再将其军队赚骗入城,一股剿灭。

  这计划说简单就简单,说难也难,难就难在如何从沮阳那边避开耳目派兵支援居庸。

  他居庸现在就五千余士兵,沮阳余礼不出兵他靠自己恐怕很难完成。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田豫的心里变化了,以前在公孙瓒手中,万事他不听,作为统帅整天不干正事,就喜欢跑战场去厮杀,他已是失望至极。

  自从他投靠孙明后,他提出的利民策略孙明大部分都接受实行,有问题的还能一起协商解决,最重要的是还放权给他,表示充分的信任。

  这样一对比,就算是深受儒家学派熏陶的顽固派,都知道该怎么选了,毕竟他们的大目标是做个利民的好官。

  余礼在收到信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回信,因为他考虑到另一种可能,就是田豫真反叛了。

  有了刘备的前车之鉴,余礼变得谨慎起来,思索不定的他,想起了霍偶。

  霍偶从一开始便跟随孙明,之前一直在琢县老家管理佃农大营,几千号人在他手中井然有序的运作,这内政能力也是极强。

  可以说孙明大军这两年能无忧后勤补给,霍偶是功不可没,余礼对他也是颇为欣赏。

  随继带着几名亲兵骑着马便直冲县衙。

  余礼火急火燎的来到霍偶面前“文信,军情紧急,你先听我说。”

  简单的交代了下情况,随继将信递给他。

  片刻后,霍偶看完信,把信重新叠好,还给了余礼。

  “信下官看过了,不知军师有何疑问?”

  “文信,你说那田豫是真是假啊?我有些拿不定主意,那信使还在军营中等回信。”

  霍偶沉思了会说道“在下跟随东家已经两

  请收藏:https://m.bige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